close






        西林動物園園長-光臨老師週五下午和副園長-其恩要到兆豐農場接羊兒回校,有課的我友情贊助,派出兩位特派員去協助並採訪。





        結果是兩個孩子一見到可愛的羊兒,便把老師千叮萬囑的話給拋在腦後了,和羊兒開開心心的合影留念。而我這個老師竟把手機遺忘在車上,於是未能帶孩子們到校門口迎接兩隻小羊進西林,不過似乎無需如此大費周章,眼尖的孩子們一瞧見羊兒的身體出現在校園,不管大小,全都跑來了……兩隻羊兒受到熱情包圍,無處可躲,只好乖乖的依偎在孩子的懷裡,任人撫摸囉!





        印象中,羊兒的眼大,但總是兩眼無神,嘴裡猛嚼著青草,頭小身大,非比例完美型的動物,不過今天出現在眼前的未斷奶的小小羊兒改變了個人的印象,他真得很可愛,而且沒有羊騷味,因為她是-黑肚綿羊。




(下面內容取自網路)


        黑肚綿羊的引入台灣,曾為巴貝多國家『綿羊外交』的成功案例(民國64年巴貝多共和國贈送嚴前總統家淦先生黑肚綿羊(Black belly
sheep)5頭(2公3母),在台灣省畜產試驗所恆春分所飼養繁殖至今),雖然水土適應良好,飼養觀察成功,但無法與台灣人『對胃』,目前小族群保種於恆春分所。台巴斷交已許久
(1977),面對穿著一樣皮囊的綿羊後裔,歷史恐怕還是說不清,這群離鄉背景的羊到底是『歸羊』還是『過客』?





品種特徵





        巴貝多綿羊又稱為黑肚綿羊,模樣可愛,毛色呈淺褐色,但胸腹下側及四肢內側卻為深黑色皮毛,因而又稱為黑肚綿羊,為一美味的食肉羊,無羊羶腥味,但目前台灣並無專業牧場大量繁殖飼養做為肉畜生產,僅散流各觀光景點供觀賞用,該品種無季節性繁殖侷限,年產2胎,每胎23頭,一歲齡體重公羊約60公斤、母羊約48公斤,屠宰率5055%,該品種環境適應性及疾病抵抗力強,適合高溫多濕地區飼養,在台灣炎熱的南部地區亦表現出色。
雖目前未受市場重視,但長期的馴養已適應本地水土, 黑肚綿羊已成為台灣優良的畜產種原之一。





品種來源





        巴貝多綿羊為黑肚綿羊的一種,起源於非洲短毛綿羊與歐洲毛用綿羊雜交而成,17世紀時經由西班牙與葡萄牙人,自西非洲引進至加勒比海西印度群島附近繁殖,最後在巴貝多國育成一固定族群,其飼養歷史可追溯至1657年之文字記載。1975年南美洲巴貝多共和國總統來台灣訪問,贈送嚴前總統家淦先生5頭該國國寶黑肚綿羊(23),飼養於畜產試驗所恒春分所,並進行育種研究,繁衍後代。1983年曾使用柯利黛及羅蒙尼綿羊與之試行雜交試驗,但效果不彰。1986年將族群依外觀毛色特徵分成四個品系,進行育種選拔,又於1989年及1992年分別自美國引進有角黑肚綿羊公羊進行雜交育種,目前僅存保種小族群50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支亞干溪畔的孩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