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99年12月3日(週五) 19:00
地點:花蓮慈濟大學演藝廳
除了馬友友,張正傑是我所知道的另外一位有名的大提琴演奏家,週五匆匆結束學校課輔,驅車前往慈大聆聽這場音樂會。
張正傑老師回國任教及從事古典音樂推廣20年後,特別給自己及家人一年的假期,重返曾經待了十三年之久的維也納,再度感受一下音樂之都的浪漫氛圍,就為了這場音樂會。或許是天生個性使然、或許為拉近一般人跟古典音樂的距離, 張 老師的獨奏會採互動式的模式進行,他以幽默、有趣的方式介紹維也納、音樂家及樂曲,即便是第一次接觸古典音樂也能輕鬆入門。
音樂神童莫札特為鋼琴、為絃樂、為交響樂留下不少動人的樂章,唯獨沒有為大提琴留下任何作品,樂聖貝多芬便從莫札特的名曲”魔笛”中發展出變奏曲,將人的各種情緒寫入音樂中,如同他鮮明的個性。而歌曲之王舒伯特用他三十一年有限的生命為世人創作出無數的樂曲,生前的努力不受青睞,鬱鬱而終,除了樂曲還有一副眼鏡,什麼也沒留下。琶音琴奏鳴曲原是舒伯特為一種結合吉他(六條絃)及大提琴(用弓拉琴)的琶音琴(這種琴只能在博物館看到)所寫,要用四根弦演奏六根弦的樂曲,難度很高,這首曲子長達幾近二十分鐘,部分旋律不斷重複出現,溫柔而絮絮不休非常維也納。 張 老師將克萊斯勒耳熟能詳的小提琴曲-愛之喜、愛之悲及美麗的羅絲瑪莉改以大提琴演奏,低沉渾厚的音色別有一番味道。
那天晚上其實最讓我感動的是聽到他為寶貝女兒所寫的那首曲子-像父親為小Baby在睡前低聲吟唱的搖籃曲,極盡的溫柔與呵護,聽完音樂會有一股衝動想走向前請大師賜與一曲,因為聽著這首曲子也讓我想到許許多多的明亮的小眼睛,但見到等著和大師拍照留念的人還排了好幾個…罷了!
如果有機會,大家一定要去聽 張正傑 老師的音樂會,真的很棒!
張正傑的音樂隨想 http://tw.myblog.yahoo.com/cccproart/
女兒,我的鍋鏟呢?:大提琴頑童張正傑的親子生活誌
留言列表